你有沒有在日常生活
或者網絡上見過它們
信息化、數字化、智能化?
看完這篇科普
保管立馬打通“奇經八脈”
把這些概念都整地明明白白的
一、什么是信息化、數字化、智能化?
這三個在當今社會高頻出現的詞匯,雖然看起來非常“高大上”,但他的內核其實很簡單。我們一起通過幾個簡單的場景了解一下。
1、信息化
當你下班后想回家吃飯,可能通過電話、短信或者微信給媽媽發信息:“我今晚回來吃飯,想吃雞翅”,媽媽就能及時做飯準備雞翅等你回來。
這就是信息化,通過現代化工具及時將信息傳遞。
2、數字化
你下班后通過手機打“滴滴”回家,同時媽媽也通過APP下單買菜。
▲圖為“滴滴打車”界面
這就是數字化,基于信息化,采集信息由數字設備來進行,人工操作轉為輔助。
3、智能化
假設“滴滴”使用的實時導航能和媽媽使用的買菜APP以及家里智能烹飪設備聯通,根據你到家時間、選擇合適的店鋪及時將雞翅送到家里,讓媽媽在你到家前完成烹飪。
▲智能家居示意圖。(網絡圖片)
這就是智能化,就是讓信息系統變聰明,借助遠程物聯網、AI等手段,使得人工參與極大降低。
看到這里,是不是清晰多了,其實,信息化、數字化、智能化都屬于同一個概念系統,方向一致,只是在不同階段描述不同。它們都圍繞一個核心問題展開,那就是企業的數字化轉型。工程小伙伴肯定都知道,近年來咱們成立了數字化業務部,還編發了產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。
二、公司的“三化”發展情況
1、公司目前處于數字化轉型的哪個階段?
公司現在正由信息化向數字化階段發展。其實每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都會歷經信息化、數字化、智能化三個階段,而且并非一個階段結束才能進入到下一個階段,“三化”不是彼此割裂的,而是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循序漸進,一脈相承。
2、公司的“三化”發展具體咋實現的呢?
公司早期主要以業務需求為主導,業務部門梳理作業流程,IT部門將線下的作業流程電子化,提升信息流轉效率,這是信息化。
“十四五”期間,公司將重點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,以智慧工地標準化建設為例,公司借助“云大物智移”新技術,數字化業務部牽頭在工程現場部署感應器、攝像頭、人臉識別等智能物聯設備,采集現場人機物料環數據,再利用智能綜合大屏和手機APP,實現對項目的一屏掌控,提高安全質量監管效能,助力施工決策,這是數字化。
假設未來“云大物智移”及智能制造技術發展日趨成熟,核電設備也已成為自感應、自適應的高性能智能設備,可以根據算法反饋數據,用于運行操作,人工參與度極大降低,最終實現了智能運行,這就是智能化。
3、做好企業數字化轉型對咱員工有啥新要求?
在信息化階段,IT部門的定位主要是服務業務,到了數字化階段,IT部門就要能更多地融入業務,成為業務的合作伙伴,并有效賦能業務,而在智能化階段,那時候業務與IT技術已深度融合,企業員工應該是精通業務和IT技術的復合型人才了。
4、公司新發了產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,有些什么內容呢?
方案重點強調了公司將在“十四五”期間,以數據為生產要素驅動項目生產全過程,通過項目生產管理信息系統(PMS)、智慧工地(ICS)、文檔數字化(AED+)三大專項建設將四大業務中心的生產和管理聯通,實現全業務流程可追蹤,從而提升工程六大控制的管理水平。
搞清楚“三化”的具體含義,也一定明白公司數字化轉型的意義和必要性了。
相信等“卓越系統”完善成熟后,公司的“三化”發展將到達一個新的高度,也必將帶領公司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