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是中國第一家專業化的核電工程管理公司,成立于2004年2月,是中國廣核集團主要成員單位之一。
公司戰略定位為“專業化AE公司”,全面掌握核電建造技術,具有高效的核電工程建設資源配置能力、項目組織管理能力和科技創新能力,致力于成為績效卓越、品牌一流的核電站系統集成商和核電專項技術服務商。高峰期同時在建16臺機組,曾是世界最大的核電建設商。
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以AE核心能力為基礎,形成了以核電工程建設為核心業務,核電退役服務、海上風電為戰略業務,并在核電在役、核燃料后端、危廢、質子醫療等領域拓展延伸的業務布局。
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自成立以來,以“成為國際一流AE公司”為發展愿景,秉承“安全第一、質量第一、追求卓越”的基本原則,建立了工程安全、質量、進度、成本、技術和環境的“六大控制”管理體系,形成了“矩陣型、項目式”的運作機制,實施內外部組織全面協同的運作模式。
公司通過標準化、規模化建設中廣核自主品牌CPR1000核電項目,積極承擔、參與三代核電技術EPR、AP1000技術的引進、消化和吸收,研發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ACPR1000+,通過技術融合形成“華龍一號”技術,不斷增強技術創新能力,提升核心競爭力。
企 業 使 命:發展清潔能源 造福人類社會
企 業 愿 景:成為國際一流AE公司
2004年,中國第一家專業化核電AE公司——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正式成立。
2005年,深圳中廣核工程設計有限公司成立,AE架構逐漸搭建。
2008年,工程公司、設計公司一體化運作,AE核心能力逐漸形成,CPR批量化建設拉開序幕。
2010年,寧德3、4號機組開工,標志著工程公司完全掌握CPR1000核島自主設計能力。
2011年,嶺澳二期核電站全面建成,實現了國家提出的“自主設計、自主制造、自主建設、自主運行”目標。
2014年,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——“華龍一號”研發成功。
2015年,“華龍一號”示范項目防城港3、4號機組正式開工。
2016年,紅沿河、寧德、防城港一期工程相繼建成投產,CPR1000批量化建設結出碩果,充分展現了AE模式的優勢。
2018年,工程公司進軍海上風電業務。
2019年,陽江項目全面建成,臺山一期建成投產并為全球第三代核電站建設提供了成功范例,進一步堅定了公司堅持AE發展道路的信心。
2020年,華龍一號EUR認證通過,三澳核電一期工程開工。
2021年至今,以AE核心能力為基礎,不斷創新提升,堅持走高質量發展道路。
工程設計(甲級):反應堆工程、火力發電、風力發電、建筑工程
工程監理(甲級):房屋建筑工程、機電安裝工程
民用核安全設備設計(核安全級別:1E、1/2/3級)民用核安全設備設計許可(包含電儀、機械)
承裝(修、試)電力設施許可證(承試類一級):電力設施調試(不限規模)
工程咨詢(甲級):電力(含火電、水電、核電、新能源)
電力調試單位(特級):電源工程類
設備監理(甲級):電力工業——核電站設備、火力發電站設備、風力發電站設備
工程公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核電AE模式,按照“一個AE公司、兩級矩陣、三類組織”推進公司“矩陣式、集約化”管理,后臺業務中心為前臺項目部調配資源、提供支持,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,旨在為客戶提供先進、安全、優質、高效、經濟的核電站整體解決方案。
國家級科技平臺2個:核電安全監控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、國家能源核電工程建設技術研發(實驗)中心。
省級科技平臺2個: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汕尾分中心、核電火災聯合實驗室。
其他科技平臺3個:放射性廢物處理及處置研發中心、核電材料及服役安全聯合實驗室、核電站非金屬材料裝備研發與檢測平臺。
“華龍一號”立足于世界最高安全要求和最新的技術標準,以“177組燃料組件堆芯”和“三個實體隔離的安全系列”為主要技術特征,充分吸收了國內外壓水堆核電站設計、建造、運行的成功經驗,充分借鑒了AP1000、EPR等國際先進三代堆型的設計理念,充分依托了業已成熟的我國核電裝備制造業體系和能力,充分體現了安全性與經濟性的均衡、先進性與成熟性的統一、能動與非能動的結合,是可持續發展的自主三代核電技術。
基于核電全生命周期業務邏輯,將計算機與互聯網技術融入核電全周期各個生產環節,實現萬物互聯。即圍繞核電研發、設計、建造、運維全生命周期核心業務,高度集成各階段業務、數據、資源,實現實體電站與數字電站協同建設,在給業主交付一座實物核電站的同時交付一座數字化的虛擬核電站,逐步推進核電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化、網絡化、智能化,讓核電更安全、更可靠、更經濟。
20萬工時事故率低至0.017,遠低于國際同行水平
在建項目安質環管理水平全面達7級,達國際標桿先進水平
產業鏈質量管理平均水平達5.5級,達良好水平
嶺澳二期:實現了國家提出的“自主設計、自主制造、 自主建設、自主運行”目標。
紅沿河一期:東北地區第一座核電站,紅沿河3、4號機組獲評“國家優質工程獎”。
寧德一期:海峽西岸經濟區第一個核電項目,率先使用的自主化全范圍模擬機打破了國外長期壟斷。
陽江核電站:全球最大的在運輕水壓水堆核電基地,陽江4號機組51.9個月工期創造了全球同類型壓水堆機組工期記錄,“中廣核陽江核電廠3、4號機組核電工程”榮獲“國家優質工程金獎”。
臺山核電站:中法兩國能源領域在華最大的合作項目,被習近平總書記稱作為全球第三代核電站建設提供了成功范例。
防城港一期:西部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建設的首個核電項目。
海上風電:工程公司充分發揮AE模式核心優勢,全面夯實安全質量管理基礎,積極掌控產業鏈核心資源,穩步推進海上風電項目建設,海上風電批量化建設態勢已經形成。
2016年9月,中國廣核集團與法國電力集團(EDF)正式簽署英國新建核電項目一攬子合作協議,工程公司緊跟集團步伐,發揮專業化優 勢,積極參與相關工作。
華龍一號通用設計審查(GDA審查):2017年1月19日,英國政府正式同意啟動華龍一 號GDA審查。2020年2月13日,正式進入第四階段(最終審評階段)。
歐洲核電用戶組織認證(EUR認證):2015年9月,歐洲核電用戶組織同意接受華龍一
號EUR認證申請;2020年10月,EUR認證通過,華龍一號成為全球首個通過EUR E版認證的核電技術。